地名有‘山’字的,在砂拉越距古晋约一小时车程的的青山(Kampung Muara Tebas),这是一个马来渔村,但村子里的小山头上却建有一间规模庞大、香火鼎盛华人的庙宇,称为‘青山岩’,这是砂拉越州最大的庙宇。
青山岩规模庞大香火鼎盛
青山岩位于古晋砂劳越河口左岸,海拔120 英尺的山丘上,占地2.5 英亩。据称在大约200年前,一些中国人乘船来砂拉越,安全抵达这个河口,为答谢妈祖一路佑平安,便在这里盖了一间供奉妈祖的小庙。
这间庙百年来经过无数次的修建,在1984年古晋福建会馆接管该庙的行政后,便大兴土木,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。
山都望山猪王的传说
砂拉越还有一个有趣的地名称为‘山都望’。山都在望了,离家不远了,心情应该很兴奋的。‘山都望’ (Santubong)是在砂劳越古晋省,这是一个马来人和马兰诺人集居之地。
‘山都望’地名来源有两个传说:话说在很久以前,在山都望山边有一头很大只的白色野猪,牠虽然已经很老,但咀里的大牙齿仍然不停的长着。当地的人都说牠的牙是‘魔牙’,所以不敢杀牠,还称呼牠为‘万猪之王’。
山都望的远山景色
在那里住有一个华人农夫,每个晚上这头野猪王都跑到他的菜园里吃他种下的地瓜。农夫想要干掉这头野猪王,一天晚上他拿了一根长矛,在野猪王必经之地等牠。当野猪王出现时,他一矛便刺过去,但却落空了,野猪王转过头来向他反击。
农夫吓得跳上大树,抓住了树桠逃命。树下的野猪王没有放过他,猛撞树身,发出可怕的咆哮声,农夫在树上大声呼救:“Santubong…Santubong …Santubong …”
‘Santubong’是客家话‘山猪王’之意。村里的人听到呼喊声,纷纷赶来,他们敲着铜锣,燃着火把,把山猪吓跑了。
从那时起,在山脚下的这个村庄便叫着‘山都望’了。(注一)
伊班人的“灵异之船”
不过据伊班人的传说,山都望原本是伊班人定居之地, Santubong在伊班语是 “Si-antu-ubong”,意思是有“灵异之船”,因为他们觉得远看山都望的山,像是在送死人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棺木船。因此伊班人认为此处既灵异也神圣之地。(注二)
山都望坐落在砂拉越河口西边,据古晋32公里,这里的山都望渔村拥有砂拉越最宁静的海滩。传说早在唐宋时期,山都望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埠。
从古晋出发只需35分找那个的车程便可抵达山都望,这里的国家公园是一个大自然的热带雨林区,是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,有罕见的黑白犀鸟。
在山都望的河流还可以看到稀有的Irrawaddy海豚,这些海豚是栖息在河流,河口和浅海沿海地区。在沿海的有保存完好的马来村落。
在砂拉越美里省属下的姆鲁山国家公园(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 )的独特地貌在 2000年获联合国科文教组织认可的世界遗产。这个公园有63个洞穴,目前开放的是鹿洞、朗洞、风洞、清水洞。姆鲁山的‘砂拉越洞窟是世家最大的地穴,长600米,最宽出约415米,高约100米,可见洞穴之大。(注三)
注一::刘淇伟著《婆罗洲雨林探险记》第288页。
注二:卓衍豪著:《自游马来西亚》第160 页。
注三:来源:砂劳越旅游局官方网站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