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古镇一景 |
别了苗寨,下午我们回来凤凰古城参访,早一天我们是夜访古城,今天是看到凤凰古城的真面目,这是一个主要以土家族和苗族聚居之地,旅游业给他们带来新的生活和新的收入。
这个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(1704年),已经历300多年的风雨沧桑,和云南的丽江古城,山西的平遥古城媲美。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。
在凤凰古城走过窄窄石板街里面见到一家家热腾腾小吃店,各种民族奇奇怪怪小吃,串烧烤等令人想坐下来大快朵颐。
排队准备乘坐小舟过江 |
我们一行到了江边,排队乘搭小舟,到岸的另一端,在舟上看两岸的吊脚木楼,另有一番风味。这些吊脚木楼就如东南亚土人的河边木屋一样,那是称为高脚屋,莫非他们都是同源?
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,老城依山傍水,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,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,城楼还是清朝年间所建,锈迹斑斑的铁门,久经沧桑,依然壮观。我走累了,坐在城门下的凳上,望着来往的行人,我来自很远的异乡,这里有梦可寻吗?
访沈从文故居 寻《边城》旧迹
中国有一句广告词里这么写道:“凤凰在那里?在沈从文的书里,在黄永玉的画里,在宋祖英的歌里。”它概括凤凰的人文特色。
我们在凤凰古城参观沈从文故居,世人知道凤凰,了解凤凰,是从沈从文开始的,这位中国著名作家、历史学家、考古学家是于1902年12月28日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。
添加图片说明 |
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古城建筑特色,故居里保存了许多沈从文的文物,文稿都是用毛笔书写,他的小楷清秀工整。其中包括一台手摇的古董留声机。他在未写作前曾在城里税务局当一名小官。
参观沈从文故居后,我们在斜阳古道上步行,望着古朴的吊脚木楼,古城建筑散发一种无可比拟的幽香,街道两旁,看到许多染坊、制作银器饰物的作坊、土产店铺售卖手工精制的姜糖,还有手工艺品商店、书店等等。我和菲律宾同业王鸿渝在书店买了一本沈从文著的《边城》,书店老板慎重的在书本的后页盖上三个印章,其中一个是“沈从文故乡边城书社购书纪念”等。
在60年代香港严俊和林黛主演一套电影《翠翠》里的主题曲歌词;“摇船的姑娘你真美,茶峒呀找不到第二位¡¡”沈从文《边城》里的故事地点便是在茶峒。
茶峒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边界小镇,2008年已改名为边城镇。
芷江名扬四海 飞虎队让人起敬
受降纪念坊 |
芷江是中国唯一纪念抗战胜利标志性建筑——受降纪念坊、抗战胜利受降会场旧址。这里原是国民党空军司令部群力礼堂,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8月21日至23日国民政府在此举行受降仪式。
芷江受降纪念坊为中国惟一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建筑物,建于1946年2月。纪念坊的领额是蒋介石所题的“震古烁今”四个大字。
日本受降地点仍悬挂蒋介石照片及国民党及民国国旗 |
柱上分别题写两副对联,中间一幅是蒋介石所题的“克敌受降威加万里,名城揽胜地重千秋。”
受降会场是当年中国陆军司令总部,何应钦办公室由三栋黑色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,呈长方“品”字天井型。何应钦当年的办公室挂有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和“知足常乐”的座佑铭。这些原址都保留得很好。
这个湘西小小山城在抗战时期建有当时全国第二大秘密飞机场,中美空军混合联队500多架飞机、6000多官兵驻扎于此。
![]() |
陈纳德将军 |
该馆2005年5月建成。由飞虎队纪念馆、空军作战指挥塔旧址和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三栋建筑体构成。里面有那些为中国抗战付出生命的美国空军人员,馆外有一座陈纳德将军的泥色塑像,气势威严,让我们对这位将军和他的部下所做出的贡献肃然起敬。
在芷江的暂短时间里,我们也参观了侗族著名的鼓楼和远望一座风雨桥,这两种建筑物是侗族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。建筑的飞檐翘瓦细细尖尖的向上翘起,这使我想起在印尼一些少数的民族屋角也是高高翘起,而且都是朝北,据他们说,他们的祖先是从北方而来,莫非他们和侗族是同源?
侗族的鼓楼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,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,拔地而起。将来我要注意印尼少数民族的类似建筑是不是也不费一钉一铆,里面是否也有一只大鼓。(待续)
侗族建筑风格和汉族大不相同 |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